9月25日上午,天津市食味水稻国际联合中心首席专家、天津农学院崔晶教授应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邀请,在我校雁山校区萃华楼217室作了题为《食用型水稻的理化特性与稻米品质・食味提升》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生物工程教研室主任李静主持,近百名师生参加。
崔晶教授首先从时代背景引出稻米营养功能 —— 精米、糙米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成分构成,明确水稻淀粉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核心能量来源;同时梳理糙米外观品质影响因素,指出青死米、垩白粒等粒型问题对产量与食用性的影响。关于水稻食味,专家提出 “五感综合评价” 体系,涵盖外观、气味、味道、粘度、硬度维度,结合理化数据强调:直链淀粉含量低、蛋白质适宜、硬度 / 粘度比协调时食味更佳,稻谷含水率 25% 为最佳收割标准,过早过晚均会降低食味。此外,报告还分享食味提升路径:通过 F4-F11 世代育种筛选,结合科学种植(适时播种、饱和土壤灌溉)规避高温成熟障碍,维持稻穗水分,保障淀粉灌浆充实。
此次报告为我国优质食味稻育种、生产提供了关键技术指引,也为推动科学饮食、改善居民健康奠定基础。报告会现场气氛热烈,座无虚席。与会师生纷纷表示,报告内容丰富,不仅拓宽了学术视野,也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崔晶教授
(一审:李静 二审:马文硕 三审: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