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学院最早源于1978年成立的化探系,1990年更名为应用化学系,1997年并入新成立的材料工程系,2001年更名为材料与化学工程系,2009年成立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至今,学院相关专业已有近五十年办学历史,是桂林理工大学重点建设学院之一。目前学院下设4个教研室和1个中心,即化学与化工教研室、应用化学教研室、能源化工教研室、生物工程教研室、化学化工实验中心。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13人,其中正高职称45人(博导22人),副高职称3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6人。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人、国家优青1人、八桂学者1人、广西“十百千人才第二层次”人选2人、广西杰青4人、八桂青年拔尖人才3人等各类区级及以上人才称号20人次学校各类人才称号12人次;宝钢优秀教师1人、广西优秀教师2人、广西模范教师1人。2位教师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生涯影响力(Career”榜单,7位教师连续多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科学影响力(Single Year”榜单。 

学院党委一直以来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师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近5年,学院党委入选首批新时代广西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学校首批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化工教工党支部入选全国高校第三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首批新时代广西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入选自治区“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自治区五星级党支部,学院入选第一批全区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院系,获评首批广西高校示范党建品牌。

学院化学学科2020年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目前位列0.41%;2024年入选自治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学院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和“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材料与化工”和“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环境分析方向)博士点和材料化学工程(自设)博士点、“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为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的支撑学科。“应用化学”为广西重点学科。

学院拥有“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工”、“应用化学”、“生物工程”等四个本科专业。“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及“材料与化工”硕士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化学工程与工艺”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9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应用化学”获得区级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和入选自治区级基层教学组织,基础化学化工课程群虚拟教研室;“生物工程”专业于2023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24年获得区级新医科建设项目。“能源化工”专业2018年起单独招生,获得区级新工科建设项目。目前全院拥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600余人,在校研究生600余人本科生考研上岸率近30%

学院共建教育部有色金属及材料加工新技术重点实验室、桂林理工大学-法国高温材料所-广西中伟能源材料与固体化学国际联合实验室、有色金属矿产勘查与资源高效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广西醇基燃料高效燃控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级“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 、“化学与材料”广西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电磁化学功能物质”广西区重点实验室、“应用电化学新技术”“食品安全与检测”“表界面电化学”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广西矿冶与环境科学实验中心测试分析分中心。学院与华盛顿大学、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集团有限公司等组建了多个联合实验室。学院拥有仪器设备总价值9400多万元。

学院与国内多家知名企业共建了2个校级现代产业学院,即“广西特色生物医药产业学院”、“广西新能源动力电池现代产业学院”。学院与山东京博石化有限公司、中石化北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华友新材料有限公司、佛山实达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分析测试研究中心、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桂林华诺威基因药业有限公司等多家区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实习与就业基地。

学院“分析化学”MOOC获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普通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原理”等10门课程获广西区级一流本科课程。“普通化学”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为广西区精品课程。获广西区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2021年),一等奖2项(2012年、2019年),二等奖3项(2017年)。

年来,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地区/青年项目等国家级项目40余项、省部级项目60项、企业委托项目30余项,累计到位研究总经费7300余万元;Chemical Reviews、Nature Synthesis、Advanced Materials等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SCI、EI、ISTP等三大检索收录论文40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8其中广西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1项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技术发明三等奖2项;本科生参加国家、省部级竞赛获奖290余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48项,科研成果转化转让金额达到3000余万元其中,我院教师研发的稀土铝中间合金制备加工技术单个项目转让金额达2500万元,转让金额创学校技术转让经费新高。


 



发布日期:2025-04-21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