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化工教研室

 

 


能源化学工程教研室的前身是电化学工程教研室,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建设,已经形成一支年轻精干、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目前教研室有教师20人(博士18人,65%以上具有出国留学经历),其中教授8人,研究员2人,副教授(副研究员)3,讲师2人,高级实验师2人,实验师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1人,广西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2名,外籍博士后1人。

教研室负责“能源化学工程”本科专业、全校“物理化学”课程(广西区精品课程)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硕士点的日常教学工作。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是具有明确培养计划、完善的学科体系和教学设施,以及专业化师资队伍的一个专业。教研室专业方向特色鲜明,培养的毕业生以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好而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大,多年供不应求,学生毕业后可在化工、材料、能源、冶金、机械电子、信息、环保、轻工等企事业部门以及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能源化工生产技术研究开发及管理工作。

教研室拥有“应用电化学新技术”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物理化学实验室、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实验室、化学电源研究室、光催化及光电化学研究室、能源材料表面处理技术研究室、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室、太阳能电池研究室、材料设计模拟研究室等各类教学和科研平台,实验室设备总值1000余万元。

教研室目前已形成(1)新型化学储能/转化与利用,(2)高效太阳能转化与利用,(3)能源材料表面工程,等3个主要科学研究方向。近五年承担国家级项目12余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企业委托项目4项、广西协同创新项目1项,累计到位研究总经费约2000万元。发表SCI论文15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获广西自然科学奖1项,广西科技进步奖1项,获广西教学成果奖2项。指导大学生“挑战杯”、科技活动、学术论文等获奖60余项,其中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银奖1项。


 

 

师资队伍情况简表

能源化学工程教研室教师情况简表

姓名

性别

职称

毕业院校

研究方向

匡小军

研究员

(博士,博导)

北京大学

无机材料与固体化学

杨建文

研究员

(博士,硕导)

中南大学

材料电化学、超细/纳米材料、冶金工程

刘勇平

教授(博士,硕导)

广西大学

光催化、纳米材料

李延伟

教授(博士,博导)

哈尔滨工业大学

化学电源新材料、电镀(铸)与化学镀、

材料表面改性

肖顺华

教授(博士,硕导)

郑州大学

纳米功能材料、环境净化材料以及锂离子电池

利明

教授(博士,硕导)

中山大学

太阳能电池

张哲

教授(博士,硕导)

山东大学

金属腐蚀与防护

陈权启

教授(博士,硕导)

浙江大学

锂离子电池、

超级电容器

尚伟

教授

(博士后,硕导)

中南大学

能源材料表面改性、

电极材料

温玉清

教授

(博士,硕导)

北京科技大学

能源材料表面改性、

腐蚀与防护、

柔性电极材料

陆振欢

副教授

(博士,硕导)

中国科学院北京化学研究所

有机太阳能电池

有机半导体光伏材料

海杰峰

副教授

(博士,硕导)

南京理工大学

光电功能材料

黄斌

副教授,博士

中南大学

应用电化学

刘博天

副研究员,博士

吉林大学

储能技术、超级电容器

范大勇

讲师,博士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光催化

彭宁

讲师,博士

北京科技大学

表面改性、超级电容器

Chandrasekaran, Sundaram

博士后

University of Ulsan, South Korea

光催化、光电化学

朱庆

讲师,博士

澳门大学

储能技术、锂离子电池

张衿潇

讲师,博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能源材料理论计算

邓型深

高级实验师

广西师范大学

应用电化学、物理化学

姜吉琼

高级实验师

桂林理工大学

应用电化学、发光材料

庞有勇

实验师

博士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光催化、光电化学

 

 

发布日期:2020-07-02       浏览次数:

上一条:化学与化工教研室
下一条:应用化学教研室